高中数学六类大题办法方法分析
想要学好数学,在高考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就必须要抓题型,特别是重点大题。以下依据近几年高考考试数学大题种类剖析,总结出了6类大题的办法方法,抓住这六道题,也就抓住了数学的命脉。
➊
三角函数题
1.注意归一公式、诱导公式的正确性【转化成同名同角三角函数时,套用归一公式、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时,比较容易由于粗心,致使错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2.依据函数分析式研究函数图像和性质,解决此类题型的重点在于三角函数的化简与求最值。
3.察看角、函数运算间的差异,即进行所谓的“差异剖析”; 运用有关公式,找出差异之间的内在联系;选择适合的公式,促进差异的转化。
➋
数列题
1.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等比)数列时,最后下结论时要写上以哪个为首项,哪个为公差(公比)的等差(等比)数列;
2.最后一问证明不等式成立时,假如一端是常数,另一端是含有n的式子时,一般考虑用放缩法;假如两端都是含n的式子,一般考虑数学总结法,用数学总结法时,当n=k+1时,肯定借助上n=k时的假设,不然不正确。借助上假设后,怎么样把目前的式子转化到目的式子,一般进行适合的放缩,这一点是有困难程度的。简洁的办法是,用目前的式子减去目的式子,看符号,得到目的式子,下结论时肯定写上综上:由①②得证;
3.证明不等式时,有时架构函数,借助函数单调性非常简单(所以要有架构函数的意识)。
➌
立体几何题
1.证明线面地方关系,一般无需去建系,更简单;
2.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线面角、二面角、存在性问题、几何体的高、表面积、体积等问题时,最好要建系;
3.注意向量所成的角的余弦值(范围)与所求角的余弦值(范围)的关系(符号问题、钝角、锐角问题)。
4.涉及球与棱柱、棱锥的切、接问题时,一般过球心及多面体中的特殊点或线作截面,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再借助平面几何常识探寻几何体中元素之间的关系,列方程求解。
5.三视图中“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即“正俯一样长,正侧一样高,俯侧一样宽”,因此可以参考三视图的形状及有关数据确定原几何体的每个度量。
➍
概率问题
1.搞清随机试验包括的所有基本事件和所求事件包括的基本事件的个数;
2.搞清是什么概率模型,套用什么公式;
3.记准均值、方差、标准差公式;
4.求概率时,正难则反(依据p1+p2+...+pn=1);
5.注意计数时借助列举、树图等基本办法;
6.注意放回抽样,不放回抽样;
7.注意“零散的”的要点(茎叶图,频率分布直方图、分层抽样等)在大题中的渗透;
8.注意条件概率公式;
9.注意平均分组、不完全平均分组问题。
➎
圆锥曲线问题
1.注意求轨迹方程时,从三种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着想,椭圆考得最多,办法上有直接法、概念法、交轨法、参数法、待定系数法;
2.注意直线的设法(法1分有斜率,没斜率;法2设x=my+b(斜率不为零时),了解弦中点时,总是用点差法);注意辨别式;注意韦达定理;注意弦长公式;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等;
3.战术上整体思路要保7分,争9分,想12分。
➏
导数、值、不等式恒成立问题
1.先求函数的概念域,正确求出导数,尤其是复合函数的导数,单调区间一般不可以并,用“和”或“,”隔开(知函数求单调区间,不带等号;知单调性,求参数范围,带等号);
2.注意最后一问有应用前面结论的意识;
3.注意分论讨论的思想;
4.不等式问题有架构函数的意识;
5.恒成立问题(离别常数法、借助函数图像与根的分布法、求函数最值法);
6.整体思路上保6分,争10分,想14分。